據悉,今年上半年全國新注冊無人機近60.8萬架,較去年年底增長48%,實名登記無人機累計達187.5萬架次;無人機累計飛行小時數981.6萬小時,較去年同期增加13.4萬小時。隨著無人機數量激增,無人機低空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9月11日,天津機場因無人機影響造成航班大面積停止起降;9月24日,省內某機場因疑似無人機干擾致多班航班延誤備降,嚴重影響民航運輸正常秩序。為保障天河機場航空飛行安全,尤其是國慶期間旅客順暢出行,天河機場開展“凈空”護航行動,堅決確保“兩個絕對安全”。
一是健全機制聯防聯控。內外聯動。根據《民用機場管理條例》,協同市人民政府和民航湖北監管局共同頒布《關于公布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在武漢市域內凈空保護(核心)區域等事項的通告》,會同市交通運輸局起草《武漢市民用機場凈空和電磁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建立責任清單、明確管理職責、明晰管控范圍,確保凈空管理“一張網”。上下融通。制定發布《武漢天河機場空飄物及“低慢小”升空物影響航空器運行應急處置預案》,定期組織駐場單位開展凈空保護聯合演練,同時強化無人機防控技術交流和培訓,確保應急處置“一盤棋”。多方協同。與黃陂區、東西湖區和孝感市人民政府,以及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機場公安局和民航湖北空管分局等單位建立聯勤聯動落地查處工作機制和信息通報機制,形成第一時間發現與報告,第一時間查找與鎖定,30分鐘內現場處置的標準化、規范化處置流程,確保運行機制“一體化”。
二是識別風險嚴防嚴控。強化人防力量。組建2支凈空護航隊定期對凈空保護區域進行巡查;針對法定節假日等高風險時段組織重點區域(杜公湖國家濕地公園、盤龍城遺址公園、橫店街道西郊公園等)專項巡查;針對國慶期間“太空奇緣音樂嘉年華”等重點活動現場,會同機場公安局、市公安局進行專人專班保障,對現場可能出現的無人機、空飄物等采取強制管控措施。強化物防建設。建設1套無人機綜合防控系統,包含低空監管運行服務平臺、無人機綜合監測系統、無人機綜合反制系統三個子系統,能夠識別機場兩側各6公里,兩端各15公里,最高1000米的無人機,確保早期監測、智能預警、快速反應、高效處置。強化技防手段。為進一步擴大無人機識別范圍和新型無人機作業追蹤,協調機場公安局借調“無人機探測偵測”設備,在國慶假期前完成部署,偵測半徑拓展至30公里。10月2日,武漢機場成功處置一起疑似無人機事件,2021年以來已累計成功處置8起,確保機場飛行安全和順暢運行。
三是加大宣傳群防群控。線上推廣。利用公眾號、官微等發布《無人機“黑飛”影響及處罰》等;協調黃陂區機場辦、天河街道、柏泉街道等,通過社區網格群轉發凈空宣傳資料3次,凈空宣傳短信1次。線下推介。每年在周邊重點區域開展凈空普法宣傳,2023年共發放宣傳手冊、宣傳手提袋500余份;在機場周邊區域樹立凈空保護宣傳標牌;10月1日至2日,聯合機場公安局在機場周邊商圈、街道宣講和普及凈空安全知識,對售賣“可升空的氣球、風箏、孔明燈”等行為,聯動市公安局、黃陂區城管執法大隊等進行持續管理。